返回徐國強專欄首頁

2017年8月27日

林肯與林肯紀念堂

徐國強

美國首都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雖然只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卻有眾多極具意義和歷史底蘊的建築物及人文景觀。林肯紀念堂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景點。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i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是美國第16任總統。他在任期間,美國南方13個州的奴隸主發動叛亂,爆發了南北戰爭。他領導北方軍隊,最後打敗了南方奴隸主的叛亂武裝,維護了美國的統一。戰爭期間,他頒佈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並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綱領性政治口號。
林肯最傑出的貢獻就在於維護了國家統一和廢除奴隸制。但是,南方奴隸主的殘餘勢力及其狂熱追隨者們把叛亂失敗的仇恨發洩在林肯身上。1865年4月14日,林肯遇刺,次日不幸逝世。
林肯紀念堂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而建。紀念堂座落在國家廣場西端,與東端的華盛頓紀念碑及國會大廈成一直線,遙遙相望。紀念堂於1922年建成竣工,外觀頗有希臘巴特農神廟的風格。紀念堂呈長方形,矗立在近5米高石階之上的基臺上,高18.3米,東西寬36米,南北長57米。整座建築肅穆莊嚴,典雅壯麗。

據介紹,紀念堂四周安裝有36根高大的圓型廊柱,象徵林肯在世時美利堅合眾國擁有36個州,在每一根圓柱的橫楣上雕刻著每一個州的州名。有意思的是紀念堂建成時,美國已經有48個州組成,因此在石柱上面的圍屏頂部護牆上下垂的48朵花飾,代表48個州並雕刻了它們的名字。
紀念堂東邊臺階下前方向著華盛頓紀念碑方向,建有610米長的倒影池。人們站在紀念堂前東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倒映在池中的華盛頓紀念碑長長的身影,展現著頂天立地的雄姿。如果從華盛頓紀念碑下西望,潔白肅穆的林肯紀念堂倒影在池水中,尤顯神聖莊嚴。入夜,紀念堂與對面的紀念碑以及國會大廈燈火交相輝映,在倒影池中五彩繽紛,成為華盛頓有名的一大勝景。

進入大廳,正中間是林肯坐著的大理石雕像。只見林肯雙手安放在座椅兩邊的扶手上,眼光非常傳神,正對著走進來的每一個人。雕像雖然是坐著的,但是十分高大。據介紹,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改為站著,那麼整個雕像就有8.5米多的高度了。有趣的是原來林肯本人體型也是很高大的,有1.93米哩。
林肯雕像的上方寫著:「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裏」。雕像兩邊的大理石牆壁上,分別刻有他最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Gettyburg Address)和他第二次就職總統時的演講詞。

葛底斯堡位於華盛頓北邊,1863年7月1日到3日,林肯領導的北方軍隊與南方叛亂武裝在這裏展開了內戰以來最大的一次也是最關鍵的一次戰鬥,激戰三天三夜,北軍重創南軍,從此北軍開始進入了反攻階段。
1863年11月19日,林肯在葛底斯堡陣亡將士公墓落成儀式上發表了這一著名演說。演說通過對建國先輩的追思,對在內戰犧牲的將士的功績的讚頌和勉勵後來者要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建設一個嶄新的國家而奮鬥。這篇演說只有五、六百字,卻被公認為英語演說的最高典範。現在每年二月的「總統節」,都有大批民眾在紀念堂前集會並誦讀這篇演說。
林肯在1865年3月4日舉行第二次當選總統就職演說,這是一篇氣勢磅礴、充滿情感的演講。當時,內戰即將結束,林肯在演講中致力於討論戰後美國人民將面臨的重大課題。當他正準備實施這些政策時,一個刺客的槍彈葬送了他的崇高理想。
林肯出身貧苦,也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但是他憑著自己勤奮刻苦的自我學習,正直堅強的人格力量,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意識,為國家民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就了他人生的輝煌。
林肯是繼華盛頓之後,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馬克思曾經給予林肯十分高的評價:「他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饒地邁向自己的偉大目標,而從不輕舉妄動。他穩步向前,而從不倒退......。總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極其罕有的人物。」

                                         (美加遊蹤之二) 2016年6月